欢迎进入泰安市科技馆网站! 今天是:

关于加强我市市县两级科技馆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0-06-29 10:07:26]    浏览量:918次


关于加强我市市县两级科技馆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泰安市科技馆

    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施科教兴泰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是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科普基础设施,满足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需求,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科技场馆建设,分别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省科协也多次召开工作会议进行部署落实,可以说,科技场馆建设正面临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全国、全省的科技馆事业普遍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建设高潮,如果能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则一定能够推动全市科技场馆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真正迎来科技馆事业的新“春天”。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科技馆建设对建设文明、和谐、创新泰安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高度重视科技馆建设,科技馆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不断优化。2000年4月,江泽民同志为中国科技馆题词:“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2004年“六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科技馆时指出:我们再困难,挤出钱来干这个事也是非常值得、十分必要的。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和纪念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科技工作和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要求科协组织要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抓手,以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突破口,广泛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不断增强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加大科技知识在全社会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为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早在1999年底,科技部、中宣办、财政部、中国科协等九部委印发的《2000 —2005年科学普及工作纲要》中明确提出:“没有专用科普设施的大中城市不能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城市”。2003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中国科协、科技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科技馆等科普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文明委于2004年制定的全国文明城市标准也把科技馆作为必要的硬件设施条件纳入其中。由国务院颁布,由中国科学牵头,中央14个部委、团体联合研究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也将科技馆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中国科协又联合制定下发了《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提出到2015年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总体部署和重点任务,在近三年的工作目标中,对科技馆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2002年6月29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从国家法律的高度明确规定了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这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馆建设的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原市委书记耿文清、原市长贾学英、原市委副书记唐家品等领导同志曾先后多次到科技馆视察工作或出席活动,对科技馆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过重要指示。2005年3月2日,市委常委会对市科技馆建设进行了重点研究与部署,决定“由市委副书记唐家品同志牵头,有关部门参与,聘请高水平专家,进行认真论证。”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确立并全面实施了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文明、和谐、科学、创新型泰安和向大城市迈进的发展目标,对市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市科技馆迁建已摆上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将科技馆现有土地纳入了市储备计划。
    二、清醒认识我市科技馆建设与发展的现状
    我是市县两级仅有市科技馆一座,县级科技馆没有。市科技馆成立于1980年,原馆设在岱庙旅游区内。1993年,迁建新馆被列入了当时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1994年8月开工建设,并将市科技馆建设列为1995年为全市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现馆一期工程科技展厅部分于1996年基本完工并交付使用。建筑面积(含地下室)为8700 m2,但二期配套工程一直未能续建。至此,投入使用的科技馆实际上就是科技展厅。
自1996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广大青少年,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开展科普展览、科技下乡、反邪教、青少年科普教育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曾多次受到国家和省科协、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近年先后被中国、省科协和市委评为“全国科技馆科普展览教育工作示范点”、 “全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关心下一代科普教育基地”、“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全国、全省优秀组织单位奖等。为普及科学知识、宣传先进文化、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同时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省、市领导普遍肯定与赞誉。
    但是,科技馆在取得快速发展和显著成效的同时,其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及经费支持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与我市建设和谐文明泰安、创新型城市和建设强市名城的发展目标极不相称,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和社会公众对科普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一是仅建成了科技展厅部分,大部分配套工程未能续建,总体建筑不完整,不符合科技馆的总体建设要求,既不是一个完整的科技馆,也算不上泰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二是科技馆建址较偏,距离群众生活聚居中心较远,特别是距离市内大部分学校较远,不便于群众和学生参观。三是科技展厅建成后,财政一直没有展品配置经费,虽经十多年的努力与多方筹募,但科技馆展品始终难以满足展览需求,展品种类少、老化严重,缺乏维修经费,致使始终无法充分发挥科技馆在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四是现有展馆建筑结构布局不合理,不符合现代科技馆展品布置要求,由于规模太小、场馆不够,常设展览的分类设置、新展品的研制开发等均受到影响,一些大型的科普展览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科技展教的整体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充分体现。五是由于基础设施及其它服务设施不配套,安全消防、自来水、取暖设施一直未能解决,供电系统仍延用基建时的临时设施,给群众参观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参观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正是由于科技馆现存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科技展教功能的发挥,无法完全发挥科普宣传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加快建设新科技馆已是形势所需。
    三、充分了解省内各市科技馆建设情况,切实促进我市科技馆建设与发展
    近年来,全省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市都将建设科技馆作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提升城市科学文化品位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使用的市级科技馆9家,县级科技馆5家;新建、在建和筹建的市级科技馆10家,县级科技馆4家,包括青岛市、威海、潍坊、莱芜、日照、滨州、东营、济宁、临沂、菏泽等市,各市均把科技馆建设作为城市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统一科学规划与布局,优先安排,由市财政统一建设。其中,临沂市科技馆位于北城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区,主体建筑面积为10000 m2,目前正在布设展品,今年“六一”正式对社会开放;淄博市科技馆位于新城区的政务、文化、体育中心地带的文化艺术中心区内,建筑面积为20000 m2,规划投资2亿元,整体规划已于去年通过审批和立项,按照“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要求,新馆目前正在实施招投标工作,下半年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使用;东营市科技馆建设由市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建设,目前科技馆建设已正式立项;潍坊市科技馆位于市政中心的人民广场西侧的人民文化艺术中心区内,总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27000 m2,主体建筑基本完成,现正进行内装、展品布设招标工作等。
    四、科学规划,加快市科技馆新馆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与总体部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一个具有较大规模、功能完善,从外观到内涵都能较好反应和体现泰安发展实际与水平的科技馆,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馆建设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明确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技馆、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应把“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前提下,新建一批科技馆。”国家有关部门也通过《科学普及工作纲要》、《关于加强科技馆等科普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没有专用科普设施的大中城市不能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城市。”“科技馆是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必要的硬件设施条件”等。可见,加快科技馆建设已是国家要求、形势所需、人民期盼、名城建设急需的一项紧迫性工作,市科技馆新馆建设也已列入日程。为此,市科协已正式向市发改委提交了《关于泰安市科技馆建设规划的建议》,就市科技馆的功能定位、建设理念、建设模式、建筑规模等进行了说明,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一个具有较大规模、功能完善,从外观到内涵都能较好反映和体现泰安科技发展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科技馆。
    (一)基本构想:科技馆是社会公益性科技文化活动场所,是我市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象征,是文明城市的窗口和标志。市科技馆建设总体设计应当是立意新颖、风格鲜明、功能齐全,展区设计分布科学,展品主题生动鲜明、高新技术含量大、现代化气息浓厚、观众参与程度高、体现泰安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特点,体现泰安向大城市发展时代气息的现代化一流科技馆,建设成为集科普教育、娱乐休闲、旅游景观为一体的泰安市标志性建筑。
   (二)功能定位:市科技馆的主要功能是:举办科普展教活动和大型科技会展活动,向公众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倡导科学精神、宣传科技成就及其作用,培育公众对科技的兴趣,满足公众学习和了解科学技术的需要,增强公众求知、探索、创造的能力和参与意识;展示我市科技经济发展成就,引进和交流先进科技成果,为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三)选址地点:根据泰安市城市建设规划,市科技馆位于时代发展线中部、泰山大街以南的科技会展区内,位于泰城新城区的中心区域。该区域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便于新、老城区的群众参观。可见,科技馆新馆规划是非常科学和富有远见的,是与市委、市政府把泰城建设成为“依山傍水”的新型国际旅游名城的战略部署相吻合的,建成后的科技馆将有效连接新老城区,成为泰城新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新亮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泰安的形象和品位,有利于改善商贾投资、游人观光和市民休闲的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科技馆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提高素质、促进文明的作用。
   (四)建设规模:根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中国科协编制的《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和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规定,城市户籍人口在100万至200万人的城市适于建设中型科技馆,建筑面积为8000m2以上至15000 m2。结合泰安快速发展的实际和建设大城市的宏伟目标,科技馆总建筑面积应达到中型科技馆15000 m2的建筑规模。根据《标准》要求,在内部功能设置上,应包括展览教育用房、公众服务用房、业务研究用房、管理保障用房。在外观设计上,既能体现泰安丰厚的人文特色,又能体现科学内涵,与时代发展精神相吻合,成为标志性建筑。另外,科技馆作为公众参观学习的聚集地,还应预留较为充足的室外用地,以便统筹安排道路、观众集散场地、室外展览场地、室外活动场地、地面停车场地等。
    与此同时,我市县级科技馆建设也已正式列入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在市科协五届二次全委会上,明确提出了把2010年作为全市科技场馆的建设年,按照特色鲜明、功能定位准确、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总体原则,在主动协同政府有关部门,高起点做好市科技馆新馆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县市区科技馆建设指导力度,力争使我市市县两级在“十二五”期间建起既有鲜明时代特征又能体现科技水平和地方特色的科技场馆。其中,泰山区现代农业科技馆已基本建成,市科协将在适当时机予以挂牌;肥城市科技馆位于肥城市政中心,规划面积为1万m2 ,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开工建设;新泰市科技馆已列入建设规划,现已完成土地划拨,正在进行各项筹备工作;宁阳县、东平县科技馆也已列入“十二五”规划,将在适当时机进行建设。
    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实现全市科技场馆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技场馆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以贯彻落实《科普法》、《科学素质纲要》和中央四部委《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为总抓手,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把科技馆建设工程纳入到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去,力争在“十二五”前3年,市、县都能拥有一个综合性的科普活动场所,形成以市、县两级综合性科技馆与社会性专业科技馆互为补充的全市科技场馆基本框架。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结合我市科技场馆建设的实际,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努力争取,尽早将科技馆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建议,争取决策部门和领导的重视、支持,将科技馆建设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各打各的优势仗。科技馆既是科普阵地和重要的公众活动场所,也是重要的宣传媒体和品牌资源,不但对社会公众有吸引力,而且对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也有吸引力。因此,必须走出闭门办馆的误区,走开放办馆的路子,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广泛吸纳社会力量为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服务。只有通过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科技馆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
   三要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为契机,加快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中的一项主要工作,中国科协已经做了明确部署和要求,省科协已开始着手制订我省的《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作方案》。我们要一起为契机,以大力发展基层科普设施,完善全市科普服务设施体系为抓手,切实推动市、县科技馆建设,努力实现全市科技场馆建设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481-1号

鲁ICP备10210343号-4

电话:0538-8417924

传真:0538-8413780

网址:www.tastm.cn

邮箱:takj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