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普法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法规性文件。( )
2、完备的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
3、法制作为现代化国家的组织和管理形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参数。( )
4、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国家权力依法运作的问题,从而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
5、树立法律的权威,就是要消除任何不受法律限制的权力,形成法律支配权力的权力运行秩序。( )
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对地方性法规进行的解释也属于法定解释。( )
7、规范性解释是指根据具体情况、对象和场合,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的有法律效力,但却无普遍约束力的解释。( )
8、一般来说,追究法律责任必须坚持责任自负原则。但是,并不排除在民法和行政法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允许有连带责任或转承责任的存在。( )
9、法律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
10、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其根本含义是用法管理行政相对人。( )
11、“凡属宪法、法律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则只能由法律规定或者必须在法律明确授权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才有权在其所制定的行政规范中作出规定”这段话是对“法律优先原则”的表述。( )
12、行政机关在制定规范、实施立法活动等抽象行政行为时,应做到依法行政,即符合法律优先的要求。( )
13、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
14、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不同等的效力,如果规章之间发生冲突,应根据该事项属谁权限范围来确定适用哪个规章。( )
15、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内行使,任何其他组织无权行使行政处罚。( )
16、责令停产停业是处以违法者不作为的义务。对于违法生产或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其执照和许可证被收回,不享有生产经营的权利和资格。( )
17、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18、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机关的行政处罚权,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 )
19、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是指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后,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专人主持听取案件调查人员和当事人关于案件事实、处罚理由以及适用依据的陈述、质证和辩论的法定程序。( )
20、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要交纳申请费等费用。( )
21、行政复议机构是受复议机关的委托办理复议事项,以行政复议机构的名义进行复议活动。( )
2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2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要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以被委托的组织为被告。( )
24、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
25、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
26、行政诉讼的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27、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行政诉讼案件中,原告承担举证责任,要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
28、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证据的,被告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补充相关证据。( )
29、国家赔偿分为刑事赔偿和非刑事赔偿。( )
30、因公有公共设施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时,受害人可以要求国家赔偿。( )
31、假冒公务人员“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国家要承担赔偿责任。( )
32、依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 )
33、对工作人员在受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行为的,司法机关在向赔偿请求人支付了赔偿费用后,可以行使追偿权,令其支付一部分或全部赔偿金。( )
34、行政监察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如企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领导干部不属于行政监察对象的范围。( )
35、廉政监察一般以事中监督检查为主,是以政府颁布的有关廉政政策、法规为依据,按照行政监察案件的主要程序实施监督检查活动。( )
36、在每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组织产生新的国务院。国务院总理人选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任命。( )
37、国务院的组织形式和领导体制实行总理负责制。它是将“委员制”和“首长制”结合起来,取两者之长,弃两者之短的体制。( )
38、党对国家的领导是通过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实现的,因此,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领导。( )
39、罚款作为行政处罚的一种,既有经济内容,又有强制性。罚款所得的货币必须是被处罚人的非法收入,罚款款项必须上缴国库。( )
40、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可以自行作出规定的叫“创制权”。地方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对属于具体行政管理事项的,有一定的创制权。( )
41、“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则适用于不同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一致的情形。( )
42、行政机关将自己拥有的行政处罚权委托给非行政机关的组织行使的,受委托组织必须是依法成立的法人或组织。( )
43、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
44、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45、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实施违法行为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 )
46、如果受害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以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为前提,即没有经过先行处理的,受害人不能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
47、在一般情况下,法律责任的认定坚持过错原则,即行为人主观方面有过错。但对一些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也采用无过错原则,作为对过错原则的补充。( )
48、外国人在中国境内,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适用外国法律。( )
49、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50、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畅通信息渠道,为信访人采用信访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
二、单项选择题:
51、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法律的多少 B、是否重视法律
C、法律是否体现民主的精神和原则 D、法律实行的状况如何
52、邓小平的( )理论是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民主法制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3、“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这句话是( )说的。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毛泽东
54、依法治国的目标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四个现代化国家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
55、严格依照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既不扩大,也不缩小的法律解释是指( )。
A、个别解释 B、语法解释 C、逻辑解释 D、字面解释
56、根据违法行为的不同性质来区分,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 )、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四种。
A、严格责任 B、国家责任 C、有限责任 D、违宪责任
57、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第一次将( )确立为治国方略。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8、责任制原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无论是行使职权,还是履行职务,必须对( )负责。
A、人民群众 B、其工作对象 C、其后果 D、党的事业
59、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A、地方性法规 B、法规性文件 C、地方性规章 D、行政法规
60、国务院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
A、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法规性文件 D、行政法规
61、《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一次违法行为,( )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A、不得 B、有时也可以 C、一般不能 D、特殊情况下可以
62、行政拘留是最严重的行政制裁方式,一般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拘留的期限是( )。
A、1日以上20日以下 B、1日以上15日以下
C、3日以上20日以下 D、3日以上15日以下
63、行政处罚原则上由( )的行政机关管辖。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
C、中央政府 D、国务院所属部委
64、“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具有行政管理职权的机关、机构或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或不作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救济,人民法院在各方当事人的参与下,在审查被诉的行政行为或不作为是否合法的基础上,依法解决行政争议的全部过程”,这是对( )概念的表述。
A、行政复议 B、行政诉讼 C、行政仲裁 D、行政监察
65、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之日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 )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A、20日 B、15日 C、30日 D、7日
66、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第三人参加复议,只能在( )参加行政复议。
A、行政复议开始后、审结之前 B、行政复议开始前
C、行政复议审结之后 D、行政复议开始前或者审结之后
6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既提起行政诉讼又申请行政复议的,由( )。
A、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 B、受理的复议机关管辖
C、先受理的机关管辖 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选择
6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 )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A、60日内 B、30日内 C、三个月内 D、20日内
69、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 )人民法院管辖。
A、原告所在地 B、被告所在地
C、原告经常居住地 D、不动产所在地
70、人民法院对于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具体行政行为或者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不能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作出( )的裁定。
A、财产保全 B、先予执行 C、变更判决 D、改变被诉行为
71、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作为另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可以在( )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A、1年 B、180日 C、240日 D、120日
72、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该判决、裁定( )。
A、终止执行 B、不停止执行
C、中止执行 D、停止执行,等待新的判决、裁定
73、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一般设置在( )人民法院。
A、基层 B、中级 C、中级以上 D、高级
74、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赔偿以( )为主要方式。
A、支付赔偿金 B、恢复原状 C、返还财产 D、消除影响
75、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 )起算。
A、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行为之日
B、赔偿请求人不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的职权行为之日
C、赔偿请求人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被确定为违法之日
D、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被依法确定为违法之日
76、宪法的通过,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 )通过才生效。
A、三分之二以上多数 B、五分之四以上多数
C、四分之三以上多数 D、过半数
77、按照地域管辖的规定,行政处罚案件原则上由( )的行政机关管辖。
A、违法行为发现地 B、违法行为发生地
C、违法行为结果地 D、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78、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A、三人 B、两人 C、五人 D、四人
79、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副本发送被告之后,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副本之日起( )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80、我国的国家赔偿法采用的是( )。
A、违法归责原则 B、过错归责原则 C、违法过错归责原则
81、法律适用对人的效力,我国采用的是( )。
A、属人主义原则 B、属地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属地主义为主,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的原则
82、法律制裁是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责令具结悔过”属于( )。
A、违宪制裁 B、刑事制裁 C、民事制裁 D、行政制裁
83、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 )、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A、属地管理 B、归口管理 C、共同管理
84、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 )。
A、3人 B、8人 C、5人 D、10人
8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 )内分别按不同方式处理。
A、30日 B、20日 C、15日
86、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在其( )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A、办公场所 B、公共场所 C、信访接待场所
87、信访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 )不服,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
A、行政行为 B、其他行为 C、职务行为 D、职业行为
88、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 )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A、法定途径 B、工作渠道 C、法律途径
89、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 )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A、不同意见 B、同一信访事项 C、其他信访事项
9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A、及时通知 B、直接抄送 C、尽快转送到 D、直接转送
三、多项选择题:
91、邓小平强调:加强法制教育,要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 )。
A、法制观念 B、依法办事的能力
C、法律知识水平 D、法治观念
92、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 )。
A、人民是实行依法治国的主体
B、依法治国的对象是国家的各项工作
C、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树立法律的极大权威
D、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93、下列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的有( )。
A、国务院法规性文件 B、党的政策性文件
C、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D、国际条例
94、法的规范性是指法规范人们( ),从而成为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
A、可以做什么 B、鼓励做什么 C、提倡做什么
D、禁止做什么 E、应当做什么
95、我国法律的法定解释可以分为( )。
A、立法解释 B、学理解释 C、行政解释 D、司法解释
96、非法定解释又称为无权解释,它包括( )两种。
A、任意解释 B、历史解释 C、学理解释 D、个别解释
97、认定法律责任,必须坚持的一般原则有:( )。
A、责任法定原则 B、责任自负原则 C、无过错原则
D、责任平等原则 E、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原则
98、依法行政中的“法”包括(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B、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
C、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D、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99、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包括( )。
A、法人权益 B、个人权益 C、其他组织权益 D、合伙权益
100、对于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法规性文件,下列( )的说法是正确的。
A、法规性文件在法院不能单独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
B、法规性文件在法院可以单独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
C、法规性文件只能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同时作为依据
D、法规性文件如果不合法,则不能作为依据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481-1号
鲁ICP备10210343号-4电话:0538-8417924
传真:0538-8413780
网址:www.tastm.cn
邮箱:takj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