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以小见大反映我国藏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历经40年艰苦奋斗的壮丽史诗。它就是被誉为中国最后的“隐世天堂”,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巴拉村。 1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云上巴拉》新书首发式上,该书作者尤祥能介绍说,这一书的主要人物共产党员斯那定珠,被誉为“藏族愚公”,在他的带领下,10余年来,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愚公精神,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决心,凝心聚力在悬崖绝壁下为家乡修通了一条长60公里、宽6.5米的“挂壁天路”,让封闭千年的巴拉村及沿线多个村庄实现了通路、通电、通信号。同时,还把先辈们守护好的绿水青山和原生态藏文化变成金山银山,让隐遁世外的巴拉村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奋斗历程。 据了解,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推出的主题出版物《云上巴拉》,由云南日报记者尤祥能历时一年多创作而成,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感人肺腑的纪实文学,主要讲述了镶嵌在云南迪庆香格里拉皇冠上的藏族小山村——巴拉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勇立潮头,用勤劳的双手历经40年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跨越式嬗变,实现了由封闭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裕、文明、和谐和充满活力的感人故事。而书中的主要人物共产党员斯那定珠,他个人曾入选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云南省云岭楷模、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五届CCTV慈善之夜年度奖、迪庆州脱贫攻坚十大领军人物等诸多荣誉,并于2018年4月受邀参加董卿主持的《朗读者》。 如今,巴拉村不仅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而且还成为了当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村企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一面旗帜,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样本。 巴拉格宗意为“从四川巴塘迁徙而来的藏族村民居住在白色城堡似的雪山脚下”,也喻指人间天堂。但这个人间天堂,千百年来,行路难、结婚难、上学难、看病难,1978年以来,以斯那定珠为代表的巴拉村人,渴望走出大山。随着年轻人纷纷出走,致使这里丧失朝气和活力,从60多户人家兑减到14户。 面对可能消失的家园,在外闯荡20多年的斯那定珠毅然回到家乡,用无比刚强的意志和执着奋进的精神,倾家荡产,从千万富翁变为“亿万负翁”,切割出了一条与国道214线相连接的“挂壁天路”,让巴拉村关闭千年的门扉豁然开启。 为了让乡亲们依靠家乡的资源禀赋走上脱贫致富路,斯那定珠又拿出昔日“赤脚闯荡江湖”那份初心,围绕“山美、水美、林美、村美、路美”为一体开发巴拉格宗景区,不屈不挠地向封闭、向贫穷、向落后鏖战,使隐遁世外的巴拉村旅游业悄然振翅,神韵飞扬地谱写着绿色财富传奇。 现在的巴拉格宗,已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全村年人均收入超过2.5万元,家家都住上了藏式别墅,户户都拥有最少两辆车,一辆用于生产,一辆用于生活。原来已搬迁出去的村民,又纷纷搬回巴拉村,并在景区上班,村民户数也从修建公路前的14户,增加到现在的30多户。一个即将消失的藏族村子现在正蒸蒸日盛,村民幸福美好的生活,也就像岗曲河水一样正静静地流淌着。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481-1号
鲁ICP备10210343号-4电话:0538-8417924
传真:0538-8413780
网址:www.tastm.cn
邮箱:takj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