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泰安市科技馆网站! 今天是:

气象卫星:地球的太空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5-09-09 15:34:02]    浏览量:12次

在浩瀚的宇宙中,运行着一群特殊的人造卫星——气象卫星,它们如同高科技的“天眼”,时刻监测着我们的蓝色星球。这些气象卫星不仅帮助我们精准预测天气变化,更能在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来临前发出预警,为防灾减灾争取宝贵时间,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现代气象预报早已超越简单的晴雨提示,发展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科学技术。要保证预报的准确性,气象工作者需要实时掌握全球大气环境变化。这一切都依赖于太空中的气象卫星网络。这些卫星就像不知疲倦的哨兵,从不同高度和角度对地球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立体监测。

气象卫星主要分为地球同步卫星和绕极轨道卫星两种。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共同守护着地球的安全。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方,以特定的速度绕行地球,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因此看起来仿佛在地表某个定点的上方固定不动。这种卫星能够提供当地连续的观测资料,但无法观测极区。而绕极轨道卫星则绕着地球的南北两极公转,每90到100分钟就会通过南北极上空一次。由于地球的自转,绕极卫星每天能对同一地区进行两次观测,每12小时的观测范围能涵盖整个地球。

在众多的气象卫星中,GOES(地球静止轨道环境业务卫星)系列卫星是监测北美、南美和东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力量。其中,GOES-East和GOES-West两颗卫星共同构成了这一区域的监测网络。GOES-East卫星,即GOES-13,在成功运作了10年后于2016年退役。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GOES-16卫星(原名为GOES-R)。这颗卫星的重量达到了约2800公斤,轨道高度为约35786千米(地球静止轨道标准高度)。它于2016年由宇宙神五号(Atlas V)541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GOES-16卫星的投入使用,将为气象预报员提供比前代卫星多50倍的信息量,从而大大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绕极轨道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各有其特点。绕极轨道卫星的轨道较低,约距地面850千米,因此能够提供较清晰的地球影像。它们以每秒约7.5千米的速度运转,即可维持在这一高度。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则位于更高的轨道,轨道高度为约35786千米。为了保持对地静止,它们需要保持约每小时10700千米的速度。尽管距离遥远,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所拍摄的地球影像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有趣的是,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上拍摄的地球,其视大小就像是在七个足球场外拍摄的一枚硬币一样大。

GOES-16卫星作为新一代气象卫星的代表,搭载了众多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其中,地球静止闪电成像仪(GLM)能够监测闪电活动,为风暴和其他极端天气状况提供早期预警。先进基线成像仪(ABI)则负责测量地球反射的可见光和红外光,以监测地球的云层、大气层和地表。此外,恒星敏感器能够根据恒星的位置定位卫星,确保卫星的精确运行。空间环境监测载荷(SEISS)则负责与其他卫星和地面平台进行通讯,以实现更完整的区域监测。

GOES-16卫星(原GOES-R)还配备了高增益天线、磁强计、空间环境原位探测组件(SEISS)、极紫外与X射线辐射传感器(EXIS)以及太阳紫外光谱成像仪(SUVI)等先进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地球的磁层、空间天气环境、太阳活动及高能粒子辐射等关键参数,为气象预报和空间天气预警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两片可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卫星上的仪器提供稳定而充足的电力。

为了实现对全球地表的持续监测,多颗气象卫星需要协同工作。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能够定点观测同一区域,而绕极轨道卫星则通过极地轨道覆盖全球。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运行的绕极轨道气象卫星包括欧洲的MetOp系列、俄罗斯的“流星”(Meteor-M)系列、中国的风云三号/四号系列,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JPSS(联合极轨卫星系统)系列。这些卫星共同构成了全球气象观测体系,为防灾减灾和气候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气象卫星利用多光谱辐射计探测地球发出的电磁辐射,从而监测云层分布、水汽含量及地表特征。它们可探测的波段主要包括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可见光主要依赖太阳反射,因此仅适用于白昼观测;而红外辐射直接反映地表和大气温度,可实现全天候监测。通过融合可见光与红外数据,气象卫星能够更精确地分析天气系统的演变及温度场分布,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在气象卫星的守护下,我们得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及时应对各种气象灾害。这些太空中的“守护者”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天气信息,更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气象卫星将会更加先进、更加精准,为人类的气象预测和防灾减灾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孙明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教授

来源: 科普中国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481-1号

鲁ICP备10210343号-4

电话:0538-8417924

传真:0538-8413780

网址:www.tastm.cn

邮箱:takj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