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泰安市科技馆网站! 今天是:

一到秋天就上火emo了?原来情绪也会“秋燥”

发布时间:[2025-09-22 14:16:35]    浏览量:4次

秋燥的心理保健

立秋了,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立秋后虽然闷热的暑气依然存在,但立秋前的细雨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凉意,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可是,却有人会心情不爽,秋天的昼夜温差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都受到抑制,导致机体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里烦躁、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古诗词里叫悲秋!比如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写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悲秋,就是看到秋天的萧瑟而感到悲哀。在这一点上,辛弃疾说的最为透彻:“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有数据显示,冬季患抑郁症的人数比其他季节明显高出10%,而秋季则正是走在抑郁的路上。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当昼夜温差加大,气温越来越低,景象越来越萧条之时,更容易高发秋季抑郁症。据统计,在加拿大,秋冬患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的人达80多万人;而在巴黎,每年也有约20%的人在秋冬出现抑郁情绪。

秋季抑郁症在生理上主要表现为易疲劳、精力衰退、注意力分散、心悸心慌、失眠多梦、工作能力下降等种种不适之症;较为严重的则出现焦虑症状,食欲、睡眠等生活能力下降等。

甚至从忧伤到悲观到绝望,认为生活没有意思,高兴不起来。"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就是对此的典型写照。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造成秋冬季抑郁症病因主要是阳光照射少,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缩短的变秋季抑郁症化而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出现情绪与状态的改变。有心理学家用光照来治疗季节性抑郁,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烦躁或悲愁伤感,立秋后应注意心理调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重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悲秋的人们,能够敏感地捕捉到自己的内心,反倒活出了自己的肆意。感受到自己情绪,并正确地表达出来,情绪是用来抒发的,抒发归抒发,却不能一直陷入其中,变悲为喜还是有方法的。

如何化悲为喜

增加户外运动。增加光照,不仅仅可以减少褪黑素,还会因为运动而增加“内啡肽”、“多巴胺”之类的愉悦激素,而且,光照还可以促进皮下生成更多的维生素D,增加钙质吸收,强身健体,我所欲也!吃过午饭,宜散步或逛逛街,松弛身心,晚上到公园练太极,跳跳集体舞等。登山扩胸襟也是抵抗秋季抑郁症最有趣的办法。

登山也是治疗秋季抑郁之良方。中国历来的九九重阳登高的习惯就是给秋季抑郁打一剂预防针。

扩大生活圈子,多交朋友,培养书画、唱歌等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与朋友分享快乐。当感受到沮丧、气愤等各种负性情绪的时候,找朋友做一场正面“话疗”,也是可采取的方法。

来源:科普中国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481-1号

鲁ICP备10210343号-4

电话:0538-8417924

传真:0538-8413780

网址:www.tastm.cn

邮箱1:takjg@126.com